
一、本章包括管道现场沥青人工防腐、管道现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施工定位、机械运布管、防腐管道组装焊接、管件安装、管道补口补伤、管道下沟。
二、管道现场防腐、保温
1.管道现场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保温层厚度分为40毫米和50毫米两种,实际厚度与定额不同时,可按体积比调整定额材料用量,但人工、机械不作调整。
2.管道现场防腐、保温不包括钢管表面处理及保温层外的外保护层,发生时应按有关规定另行计算并执行相应定额。
3.管件现场防腐,应按管件的长度计算出管件补口道数(每道口长度综合取定0.4米),再按补口道数折算为管道长度,套用同材质的管道补口补伤相应定额。冷弯管若为防腐管弯制,则不得计算冷弯管防腐工程量。
三、施工定位
1.测量放线分平原和山区两种,如一条管线经过两种地区,则按两种地区管线长度分别执行相应定额。
2.平原与山区的划分。
平原:指管道敷设在地形比较平坦或地形起伏的矮岗、土丘地带(在1000米长度内,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在30米范围以内的地带)。
山区:指一般的山岭、沟谷地带(在250米距离内的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在50米范围以内的地带)和高原台阶地带(台上平地顺线路方向长度在2000米以内)。
四、机械运布管
1.自工地堆管点至管沟旁组装位置的布管运距综合取定为300米,超过300米时,超过部分执行每超100米的运布管定额。
2.对不宜采用机械运布管的施工地区,管段运布管可按施工措施(方案)另行计算。
3.现场发生管段二次倒运时,套用机械运布管相应定额项目,机械乘以系数1.2。
五、防腐管道组装焊接
1.管道组装焊接,按管材分无缝钢管、螺旋缝(直缝)钢管组装焊接两种。按管道组装焊接的位置不同,管道组装焊接分为沟上和沟下两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施工条件。管道沟上组装焊接适用于管道组对后整体下沟作业的施工地段。管道沟下组装焊接适用于管道组对后不能整体下沟作业的施工地段。
2.管径和壁厚与定额不同时,可选用最接近设计管径和壁厚的上下两档定额,按内插法计算定额消耗量,计算公式为:
M=[(m—b)÷(a—b)]×(A-B)+B
M--设计管道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m--设计管道管径或壁厚
A--上一档管道的定额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a--上一档管道管径或壁厚
B-下一档管道的定额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b-下一档管道管径或壁厚
3.管道焊接,如焊口需要预热,人工、机械消耗量乘以系数1.15。
4.管道组装焊接定额,坡口形式是按国标“GB
50369-2006”确定,如现场管材坡口形式与定额不同时,可根据两者的坡口断面比调整定额中焊材用量,人工、机械不予调整。
5.管道焊接定额中无缝钢管Ф219毫米以下(含)按8米/根确定,Ф219毫米以上按10米/根确定,螺旋、直缝钢管按11米/根确定,实际平均管长与定额不符时可按实调整。
六、管件安装
1.管件安装适用于弯头、冷弯管、三通、绝缘法兰、绝缘接头、绝缘短管和锚固法兰安装。
2.冷弯管预制,钢管壁厚是按7.1毫米以内确定,当钢管壁厚超过7.1毫米时,每增加1毫米,人工、机械用量增加10%。冷弯管曲率半径和角度是综合考虑的不予调整。
3.管件的管径和壁厚与定额不同时,执行相近规格的管件安装定额。
七、补口补伤
1.管道补口补伤数量和长度是综合取定的,使用时不得调整。定额中熔结环氧粉末补口补伤已包括管口除锈,其它防腐结构均不含管口除锈,应根据设计要求另执行相应的管口除锈定额。
2.管道管径与定额管径不同时,可选用最接近设计管径的上下两档定额,按内插法计算。
3.弯头或弯管补口补伤按其实际长度折合为管道补口数后,再折合为管道长度,执行管道补口补伤相应项目。
八、管道下沟
管道下沟分管道整体下沟和单根下沟两个项目,管道整体下沟适用于管道沟上组装焊接,单根下沟适用于管道沟下组装焊接。
九、施工设备工地转移未包括在定额工作内容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