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一、本章定额包括:机械及人工运布管、单根管段组装焊接、二接一管段组装焊接、管件安装、双金属复合管段组装焊接、双金属复合管件安装、管线进出场(站)联头等安装工程。
二、相关说明:
(一)场(站)内管道与油气田集输管道的界线划分,应按施工图纸规定的分界线为准。施工图纸无明确规定的,按距场(站)围墙外2m为界。
(二)本章定额中的电焊条和焊丝为计价材料,其价格可按实际调整。
(三)管段组装焊接的焊口数量、组装方式(沟上及沟下)和管道连头(碰死口)等已综合考虑,不得调整。
(四)实际使用时当设计管道的管径和壁厚与定额不同时,可选用最接近设计管径和壁厚的上下两档定额,接管径和壁厚采用比例内插法计算定额消耗量,计算公式为:
M=(m-b)/(a-b)×(A-B)+B
式中M——设计管线人工(材料或机械)消耗量;
m——设计管线管径(壁厚);
A——上一档管线定额的定额消耗量;
a——上一档管线管径(壁厚);
B——下一档管线的定额消耗量;
b——下一档管线管径(壁厚)。
(五)管段组装焊接,需要预热时,定额人工费和机械费乘以1.15调整系数。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机械运布管按不同管径以“km”为计量单位。
机械运布管长度(km)=(设计线路全长一其他方式运布管的管段长度一场(站)长度)×(1+定额规定钢质管道组装焊接中钢管的安装损耗率)。
二、人工运布管按不同管径以“t”为计量单位。
人工运布管重量(t)=(设计线路全长一其他方式运布管的管段长度一场(站)长度)(m)×(1+定额规定钢质管道组装焊接中钢管的安装损耗)x管线每米重量(t)。
三、管段组装焊接按不同管径和壁厚,以管线长度“km”为计量单位。管段组装焊接长度为线路设计全长扣除场(站)长度、穿跨越长度、冷弯管长度,但不扣除线路管道中的管路附件(弯头、三通、异径管、绝缘法兰、绝缘接头、绝缘短管、阀门、补偿器等)所占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管段组装焊接长度=设计线路全长一场(站)长度一穿跨越长度一冷弯管长度
四、管件安装按不同的管径和壁厚,以“10个”为计量单位。
(一)管件安装依据线路施工图设计,冷弯管安装执行管件安装、异径管件安装以大口径端的外(公称)直径执行相应定额,三通安装按主管段执行相应管件安装定额子目,且人工、材料和机械均乘以调整系数1.3。
(二)补偿器安装:成品补偿器按一个管件套用管件安装定额,如在现场制作兀型补偿器则套用四个管件的安装定额,直管段部分按管段组装焊接工程量计算。
五、进出场(站)管线联头定额计量单位为“处”。联头中用到的管件和管段按实际用量以主材的形式单独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