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
一、本章是《石油建设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第九册《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第一章(以下简称预算定额)的补充。
二、本章子目包含:管段运输、机械运布管、现场坡口加工、管口预热、管段组装焊接、管件安装、喷砂除锈与补口补伤、管段下沟。
三、相关说明:
(一)防腐管段场外运输
1.管段运输基段运距为80km,冷弯管、各种管件运输基段运距为40km。
2.运输道路按沥青或混凝土路面考虑。若经由砂石路或土路运输,按其所占长度,增加运输车辆台班40%,过桥过路费不计。
3.管线管径与子目不同时,套用相邻上一档管径的管段运输子目。
4.绝热、保温管的运输,按保温后外径套用相关子目。
5.不需要装车时,取消履带式起重机台班,人工按50%计。
(二)机械运布管
1.自工地堆管点至管沟旁组装的位置的布管运距综合取定300m,超过300m时,另套每超过100m的运布管子目。
2.对不宜进行机械运布管的施工地区,按施工方案另行计算。
(三)现场坡口加工
1.对于管材坡口与焊接工艺要求不一致需要进行现场坡口加工的,可套用本子目。
2.管件安装、连头切割坡口已在相应子目中包括,不再套用本子目。
(四)管口预热
管件安装焊口预热、保温,应折算为管线长度,套用相同壁厚的管线预热子目,折算系数为0.23km/10个。
(五)防腐管段组装焊接
1.钢管沟上组装焊接(手工焊)、钢管沟上组装焊接(半自动焊)、钢管沟上组装焊接(带内焊自动焊)、钢管沟下组装焊接(手工焊)、钢管沟下组装焊接(半自动焊)补充管径φ1422六种壁厚17.8mm、21.4mm、25.7mm、28.2mm、30.8mm、33.8mm,共计30个子目。
2.管线壁厚与子目不同时,可选用最接近设计壁厚的上、下两档子目,按壁厚采用比例内插法计算子目消耗量,计算公式为:
M=(m-b)/(a-b)×(A-B)+B
M一一设计管线人工(材料或机械)消耗量;
m一一设计管线壁厚;
A一一上一档管线子目的消耗量;
a一一上一档管线壁厚;
B一一下一档管线子目的消耗量;
b一一下一档管线壁厚。
3.管段组装焊接,如规范要求预热时,其子目人工费和机械费乘以1.15系数。
4.焊接子目中如焊接工艺要求的焊材与子目中焊材不同,价格可调整,消耗量保持不变。
(六)管件安装
1.冷弯管预制
(1)本子目是按钢管壁厚8.7mm为基础编制的,若钢管壁厚超过8.7mm,则每增加1mm,其人工、机械用量增加3%。
(2)临时计价依据是按照X80钢材材质考虑的。
(3)冷弯管曲率半径和角度是综合考虑的,不得调整。
2.管件安装
管件安装适用于冷弯管、热煨弯管安装。
(七)喷砂除锈与补口补伤
1.喷砂除锈是按喷射石英砂除锈编制的,如设计采用其他材料,其价格可以调整。
2.喷砂除锈管口预留头已按规范综合考虑,使用时不得调整。
3.现场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补口补伤,只包括保温内容,喷砂除锈和内防腐层、外保护层工作内容,可按设计要求另行套用相关定额。现场聚氨酯塑料保温按保温层厚度40mm考虑,如实际保温厚度或方式变化,可调整材料用量及品种,人工、机械不调整。
4.保温管线的补口补伤应同时套用喷砂除锈、内层补口补伤、保温、外层补口补伤。外层补口补伤按保温后管外径套用补口补伤子目。
5.机械化聚乙烯热收缩套(带)补口补伤、液体聚氨酯自动喷涂补口补伤,每公里按97道口综合考虑,使用时不得调整。补口前的喷砂除锈采用机械喷砂除锈,已计入补口补伤子目中,不单独计取。
(八)管线下沟分整体下沟和单根管下沟两个项目,管段整体下沟适用于管线沟上组装焊接,单根管下沟适用于管线沟下组装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