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 说 明
一、本章的土方工程量除定额注明外,挖土方按天然密实度体积考虑,填方按松填或压(夯)实后的体积考虑,如需体积折算按下表。
土方体积折算系数表
天然密实度体积 |
虚方体积 |
夯实后体积 |
松填体积 |
1.00 0.77 1.15 0.93 |
1.30 1.00 1.49 1.20 |
0.87 0.67 1.00 0.81 |
1.08 0.83 1.25 1.00 |
二、土方工程土壤类别的划分,依照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对照后确定。
三、沟槽、基坑和一般土方划分规定:
1.图示底宽在3m以内,且长大于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
2.图示底长小于底宽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以内的为基坑;
3.超过上述范围的,按一般土方计算。
四、本章未包括地下水位以下施工的排水费用及地表水排除费用。
五、土方定额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挖土按相应定额子目人工消耗量乘以系数1.18。
干湿土的划分:以地质勘测资料为准,含水率≤25%为干土、含水率>25%为湿土;或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划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如采用降水措施的应以降水后的水位为地下常水位,降水措施费用另行计算。
六、挖淤泥、流砂未考虑涌砂、涌泥,发生时按实计算。
七、在有挡土板支撑下采用人工挖土方时,人工消耗量乘以系数1.20。
八、人工挖土方深度超过1.5m时,按下表增加工日。
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深度(以内) |
2m |
4m |
6m |
工日/10m³ |
0.472 |
1.496 |
2.224 |
九、挡土板定额子目分为密板和疏板,密板是指满支挡土板,板距不大于30cm;疏板是指间隔支挡土板,板距不大于150cm,实际间距不同时,不作调整。
工程量计算规则
2.1 原土打夯
2.1.1 原土打夯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2.2 人工挖土方
2.2.1 人工挖土方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包括基础工作面、放坡)以体积计算。设计对基础施工工作面、放坡没有明确规定的,分别按下表(表一、二)取定。
表一:基础施工工作面宽度表
基础材料 |
每侧工作面 宽度(mm) |
管径 (无管座基础) |
每侧工作面 宽度(mm) |
毛石、条石基础 砖基础 混凝土垫层、基础支摸板 基础垂直面防水层 |
150 200 300 600 |
管径200mm以内 管径1000mm以内 管径2000mm以内 管径2000mm以上 |
300 400 500 600 |
注:1有管座基础的管沟挖土方工作面按混凝土垫层、基础支模板的工作面计算。
2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按槽、坑底每侧另增加工作面100mm。
表二:放坡系数表
土壤类别 |
放坡起点 深度(m) |
人工开挖 |
机械开挖 |
|
坑内作业 |
坑上作业 |
|||
一、二类土 三类土 四类土 |
1.20 1.50 2.00 |
1:0.50 1:0.33 1:0.25 |
0.33 0.25 0.10 |
0.75 0.67 0.33 |
注:1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不得计算放坡。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1 土方开挖深度,按基础垫层底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确定。
2 土方开挖宽度,按基础垫层底宽度加工作面宽度确定。
3 挖沟槽长度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1)墙基沟槽:外墙按设计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即基础垫层之间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2)管道沟槽:按设计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
4 各种井类管道接口等处需加宽增加的土方量,区分不同类管道按折算系数折算体积后并入挖沟槽土方体积内计算,折算系数见下表:
管道类型 |
计算基础 |
折算系数 |
排水管道、焊接钢管 |
管道沟槽土方工程量 |
1.05 |
其他管道(除焊接钢管外) |
1.03 |
2.3 回填土
2.3.1 回填土工程量分别按下述规定以体积计算。
1 场地回填:回填面积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 室内回填: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
3 基坑回填:基坑回填工程量区分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
1)交付施工场地标高高于设计室外地坪时,按设计室外地坪以下挖方体积减去埋设的基础体积计算(包括基础垫层及其他构筑物)。
2)交付施工场地标高低于设计室外地坪时,按高差填方体积与挖方体积之和减去埋设基础体积(包括基础垫层及其他构筑物)计算。
4 管沟回填:按挖方体积减去管沟及基础所占体积计算。
5 余(取)土工程量按公式计算:
余(取)土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负值时需取土体积。
2.4 挡土板
2.4.1 挡土板工程量按槽、坑垂直支撑面以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