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一、本章定额包括:预制厂内钢质管道除锈、防腐、保温,钢制管道现场内防腐,防腐及保温管段场外运输等。
二、不包括内容:管道外壁喷砂除锈和现场内壁喷砂除锈。
三、相关说明:
(一)预制厂内钢质管道外壁抛丸除锈和内壁喷砂除锈均按Sa2.5级标准确定。若变更除锈级别,定额套用时,Sa3级人工、材料、机械均乘以调整系数1.1,Sa2级或Sa1级人工、材料、机械均乘以调整系数0.9。除锈级别划分标准可参考第六册《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中的相关说明。
(二)预制厂内水平运输按光管堆放点至生产作业线的距离综合取定为300m。
(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与防腐同一作业线施工时,分别套用保温和防腐定额,其中防腐定额人工乘以系数0.89、机械乘以系数0.92。
(四)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道(管中管输送介质温度<100℃)设计管线的管径与定额不同时,可选用最接近设计管径,且保温层厚度相同的上下两档定额,按管径采用比例内插法计算定额消耗量。
(五)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段热缩防水帽安装定额已综合考虑了各种保温层厚度,使用中不得因保温层厚度的变化进行调整。
(六)钢质管道内外防腐和保温定额予目的其他材料费中已综合考虑了管段防腐层和保温层送化验室的检验试验费,使用时不得再单独计取此项费用。其他各项检验试验(超声波测厚、电火花检漏)可套用本册第七章第五节中的有关定额子目。
(七)防腐及保温管段场外运输:
1.防腐及保温管段场外运输基本运距为20km,实际运距超过或低于基本运距,按每增减5km运距设置调整子目。运输距离≤200km的运输套用本节定额子目,运输距离超出200km的部分按市场价格计算。
2.场外运输道路是按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编制,若经由砂石路面运输机械增加30%,土路面运输机械增加50%。过路过桥费另计。
3.保温管段场外运输已综合考虑了保温层厚度不同对运输的影响,使用中不得因保温层厚度的变化对定额进行调整。
(八)钢质管道外防腐保温长度(L)=[设计线路全长一站(场)长度]×(1+管材安装损耗率,损耗率0.7%)。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钢质管道外防腐实际面积以“1000m2"为计量单位。
二、工程量计算方法如下:
S外(1000m2)=π×φ×L/1000
S内(1000m2)=π×(φ-2δ)×L/1000
式中φ——钢质管道管外径,m;
δ——钢质管道壁厚,m;
L——钢质管道外防腐保温长度,m。
三、钢质管道外防腐保温工程量计算均不扣除各种防腐保温方式按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管段两端留头的长度。
四、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一步法)管道预制按钢质管道外保温实际长度包覆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和聚乙烯防护层的体积分别以“10m3”、“m3"为计量单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
V(10m3)=π×(φ+δ1)×δ1×L/10
2.聚乙烯防护层:
V(m3)=π×(φ+2δ1+δ2)×δ2×L
式中φ——钢质管道管外径,m;
δ1——保温层厚度,m:
δ2——防护层厚度,m;
L——钢质管道外防腐保温长度,m。
五、现场内防腐按钢质管道组装焊接长度的内壁防腐面积以“1000m2”为计量单位,其计算方法如下:
S内(1000m2)=π×(φ-2δ)×L/1000
式中φ——钢质管道管外径,m;
δ——钢质管道管壁厚,m;
L——钢质管道现场组装焊接长度,m。
六、防腐及保温管段场外运输(预制厂至管段组装焊接现场)按钢质管道外防腐保温长度以“km”为计量单位。冷弯管、弯头、三通等各类管件的场外运输已综合计入防腐保温管段的运输,不得再单独计取。